在清明節期間,全國各地未成年人紛紛行動起來,以緬懷先輩、學會感恩為主題,開展祭奠瞻仰、掃墓獻花、寄語留言等系列活動,在感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同時,學習黨史國史和英模事跡,繼承先烈遺志、傳承紅色基因、弘揚優良文化傳統。
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。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、緬懷先烈的節日,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,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,繼承傳統文化。
清明節是一個緬懷的節日,是一個祭奠的節日,清明節的時候會有很多人來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面緬懷人民英雄,讓我們感受新中國成立時候的困難,感受那些英雄為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付出生命,讓我們奮發圖強,好好學習,將來報效國家。
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。每年清明時節,人們不僅白天放,夜間也放。據說,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,便剪斷牽線,任憑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,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,給自己帶來好運。所以我希望我的風箏越飛越遠,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帶來好運。
每年的清明節老師都帶著我們去烈士墓園給革命烈士掃墓,講述先輩們的先進事跡,讓我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,不應該忘記歷史,同時著激勵我們要好好學習。